音箱怎麼轉都聽不出差別?練團老是聽不到自己的貝斯?-音色篇(2/4)
2. 彈奏方式
不同的彈奏方式本身有其不同的音樂表現,例如指彈與Slap,然而即便是相同的彈奏方式,在不同的音樂風格裡仍然有不一樣的音樂表現,例如Slap在Funk與在Metal裡,更不用提相同的彈奏方式與音樂風格,在不同的人手裡有著截然不同的個人詮釋,例如Marcus Miller與Victor Wooten的Slap。
彈奏方式是最直接關係到演奏者個人特色的部份,無法單單用技巧種類來劃分,並且關於後續各種器材參數的調整,絕對無法脫離個人所採取的彈奏方式,這個部份必須去探究各種彈奏姿勢、力量使用、動作目的與音色之間的關連,並且無可避免地會牽涉到所使用的節奏、旋律與和聲,它是最重要也最不容易直接觸踫的主題,因此當思考到這個部份時,應該保持前述三個層面的意識,以分辨自己正在考量的彈奏方式,是關於「演奏技巧」的?還是關於「音樂風格」的?又或者是「個人詮釋」的?如此方能有機會抽絲剝繭,獲得具體選擇依據。
3. 電貝斯
我個人對於各種廠牌、各種型號的貝斯認識程度一般般,更別說是各種電路、拾音器、零件與電子元件,我對於沒有預算的事情沒有熱情多想,也不熱衷各種改裝DIY,我對這種事情的看法就是瞭解自己的需求,剩下的交給專業。關於電貝斯,我大多數時間只想著一件事:我該怎麼跟它混熟,也就是自己的彈奏如何與琴相互配合,剩下一小部份的時間才在轉上面的旋鈕,尋找想要的聲音,因為當我音符彈出去後,剩下的都得交給它了,頂多就是左手抖阿抖、捶阿捶、勾阿勾,再掰一掰琴頸。
比起「認識」更多的琴,我更在意如何「把玩」一把琴,尤其每當進到樂器行看到琳琅滿目的琴時,更是這麼覺得,因為沒彈過的琴實在太多了,單單去認識各種關於廠牌、型號、拾音器、零件、製造技術的「名稱」或「特色」,距離瞭解一把琴的音色還有一段距離,不如多加把握自己實際可以相處的琴,藉此瞭解自己的彈奏偏好與需求,待機會來臨或預算足夠時,準確地挑選適合自己的貝斯。
通常我會去感受下述這些部份與彈奏姿勢、力道和動作之間的關係,包含琴身的形狀、整把琴重量的分布、琴頸的厚度、指板的弧度與寬度、琴弦的間距與弦距、琴弦的張力分布、高把位處的設計、各部位材質的觸感、撥動不同位置的音色差異、電路的可調範圍。對我個人而言,如果沒有想彈奏的音樂、沒有偏好的彈奏姿勢、力道與動作,很難對一把琴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當然如果有特定目的除外,例如需要的音域(琴弦與琴格數)、特定的曲風、喜歡的樂手的model琴、或者特別喜歡的形狀與顏色等。
因此在這個部份我會建議大家去探索自己與自己的貝斯能夠有哪些合體技,你將會慢慢發展出一套自己偏好的彈奏方式和樂器的選擇與設定。而關於樂器的認識,我認為只需要先認識幾個常見的廠牌,其不同系列主打的特色、拾音器種類、旋鈕功能即可,相關的資訊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我就不在此贅述了。
Commentaires